江苏开放大学

知来路方能启新程,明方向才能致长远——校长崔新有组织召开乡村振兴学院专题工作会议
时间:2022-10-18浏览次数:940作者:
打印PDF

为推动学院建设发展行稳致远,10月14日下午,乡村振兴学院在定淮门校区15楼会议室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会议由校长崔新有主持。学校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学科建设处、科技处、财务处和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等部门负责同志,以及乡村振兴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历程中,“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崔新有在会议开始时指出,在上述大背景下,学校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在全省率先独立设置实体性乡村振兴学院,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主动服务构建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作为乡村振兴学院的教职工,要明初心、知使命、勇担当。

望来路,踏新程。崔新有在向学院新入职博士列举了张謇的乡村建设、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等案例后强调,作为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知识分子,首先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掌握历史主动,增强奋进定力;其次要学习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把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凝聚奋进动力。

崔新有指出,乡村振兴学院虽刚挂牌起步不久,但肩负光荣使命且办学起点较高;学院应在办学定位、组织建设、运行管理、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做好长远规划,为学院后续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对此,他提出四点工作要求。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崔新有指出,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学院在明确办学定位的过程中,要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谋划,在聚焦产业、定位学科的基础上,引育师资,开展人才培养、搭建科研平台。崔新有表示,乡村振兴学院成立的现代农业系、社会化服务系和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这三个内设机构,要强化系统集成,服务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二是发挥组织体系效能。崔新有在分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后强调,学院要在学校领导下,加快建章立制进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健全学院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形成规范、高效的组织体系,不断提升学院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三是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崔新有要求,学院运行管理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学校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坚持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办事,主动对接职能部门,形成院内院外高效沟通协调机制,保障学院各项工作有序运行。

四是坚持质效并举。崔新有表示,专业建设是学院当前的重点任务,要在加快推进的同时强化过程质量监测;课程建设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建设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要通过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推进,彰显学院“乡村振兴底色”。

学院党总支书记孙雁冰作表态发言。孙雁冰代表学院向校党委及行政、校内各职能部门给予学院的关心和支持表达了感谢,并表示学院成立初期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会后将及时组织全体教职工总结成果、交流经验、查找不足,部署和持续改进下一步工作。


(文:乡村振兴学院 潘力  图:宣传部 丁苏怡  审核:孙雁冰)

上一篇:下一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