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党委书记王建明主持召开“三区联动”专题研讨会,副校长吴光林、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新校区建设是助推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的重点工程,我校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新校区要按照高端化定位、国际化路径、集约化模式、市场化运营进行规划建设,努力实现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联动”。如何在新校区建成前率先融入区域发展,如何在地方发展中发挥好高等学校的职能作用,如何将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发展相融合起到“1+1>2”的综合效用都是日夜萦绕在校领导心头的发展之问。
日前,《中国教育报》上一篇题为《“科技副总”连接校城融合发展》引起了校党委书记王建明的高度关注。报道中,山东理工大学200多名高层次人才作为该校“一人双岗”计划选派对象,身兼两岗,一岗在学校,一岗在企业,以挂职“科技副总”的方式成为连接学校与企业、地方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与会职能部门负责人在深入学习山东理工大学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分别根据自身岗位职责,围绕“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的目标阐述了看法与意见,并争取协同推进强化我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王建明指出,激发梦想、打造实力、完善制度是本届领导班子奋力开展工作的总基调,目前我校正全力向硕士点申报标准加速冲刺、对标对表。在科研工作方面,我们不仅要抬头瞄准高水平、国家级的项目任务做出高质量,也要低头寻找抓得住、用得上的横向课题对接浦口区。他指出,江北新区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字形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迅速,我校新校区地处的浦口经济开发区又位于江北新区的核心区域,聚集了一大批行业知名企业,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新校区的区位优势,将学校的发展与区域发展建设相融合,通过远学山东理工大学、近学常州工学院,实现“就职开大、服务浦口”的目标,不断强化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更好地发挥“动力源”“助推器”“人才库”作用,推动专业教师在为企业和社会解难题、作贡献的同时,增长才干、提升能力,反哺教育教学,真正实现“将论文写在科技创新的祖国大地上”。
王建明强调,一是要将解放思想贯彻始终,要用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理念看待发展中的问题,将学校发展“十四五”规划与区域发展“十四五”规划相融合,推进学校供给侧与企业需求侧的有效对接,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二是要将统筹协调贯彻始终,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鼓励专业教师去企业、下车间,既了解企业一线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员,又可以把最新的见识案例在教学一线分享;三是要将知行合一贯彻始终,知易行难、行胜于言,要在实践中着力提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通过再实践、再认识,深刻理解第二次党代会报告的精神内涵,推动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谱写新篇章。会上,王建明给各职能部门布置了具体的责任目标,期望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多部门协同推进,建立相关政策制度,帮助学院打开发展思路、融入地方发展。
副校长吴光林在发言中表示,“三区联动”要做到感情上联系、项目上联合、利益上联结,以校友企业为突破口,积极同校友企业、行业企业、地方政府沟通联络,紧紧抓住区域发展需求,推动需求导向、产教融合、错位争先、特色发展。
(文:校办 朱蕾/图:宣传部 丁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