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党放心,抗疫有我——建筑工程学院暑期志愿者抗疫故事(一)

发布者:丁苏怡发布时间:2021-11-16浏览次数:579

2021年暑假,南京、扬州等地的疫情打破了假期的宁静,疫情在各地多点散发。建工学子积极响应号召,义无反顾投入到各地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中,他们以满腔热情和青春的力量默默坚守,无私奉献,担负起青年的社会责任,彰显了绚丽的青春本色。

19工程造价4班李诗妍:“我在湖南长沙,我是党员,请党放心,抗疫有我!”

2021年7月,我的家乡因为一起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例,开启了全面戒严模式。我所在的社区人手紧缺,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必须要为我的家乡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此,我参加了社区志愿者团队,为家乡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分担一部分工作,团结一致抗击疫情!担任志愿者期间,我在社区干部的指导下,开展了黄码人员14天居家监测的监督工作,小区人员进出检测、登记,进行社区核酸检测登记、宣传接种疫苗等。一天的时间可以做什么?站在小区门口一天,可以登记两百多人的出入记录。这次疫情期间,一天之内,家乡384210份核酸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更是在短短的14天里,我看见了家乡的力量、看见了我们国家的力量!

19建筑室内设计3班陈忆文:“我在江苏苏州,我是团员干部,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为了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号召,我积极投身于青年战“疫”的防控工作中。我首先是到家乡的汾湖文体中心当志愿者,维护现场秩序,解答疑问,查看居民预约的疫苗时间。然后通过莘塔社区团委统一进行分配,在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社区进出人员的管理、健康防护知识普及,信息咨询,人员统计。也帮助社区剪辑宣传短片,让更多的人了解社区工作。我切身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为我生于这样伟大的国家感到庆幸,在此也鼓励更多人投入到这样有意义的志愿活动中。

时有所需,我必所为。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建工青年一直不负众望,放光发热,继往开来。

20建筑工程设备技术张子健:“我在江苏南京,我要代表学校去火车站做志愿者!”

7月20日,我从睡梦中被父亲看的新闻惊醒。“南京禄口机场出现保洁人员感染新冠”,我有点呆了,没想过疫情突然一下离我那么近。后来的几天里,每天感染人数都在攀升,心里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家所属沧波门社区的党支部发志愿者信息,父亲作为党员本应冲在一线,但由于工作不得不放弃,我听到了这件事自告奋勇代替我父亲去。在社区里担任辅助核酸检测的工作,在前三轮核酸检测,每个核酸检测点都彻夜无眠,队伍都排了核酸检测点十几圈。

后来由于南京的人口比较多,人员流动大,我们组织了同学一起去火车站南京站做志愿者。在7月底到8月中旬我们在毒烈的太阳下奋斗着,每一次换班都要换一次湿透了的衣服。尽管不建议大家在疫情期间外出,但是在火车站里看到父亲和儿子的离别、情侣久别后的相拥,焦急回家的打工人……内心都有说不出的滋味。为了人民一切都值当了。

有国才有家,我为了我爱的国家和爱的城市付出和贡献一点力量,我很开心!

 20工程造价2班糜秋晨:“我在江苏扬州,守护家乡,我是志愿者!

刚刚去社区的时候,负责统计每户的人数以及从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员,并协助对他们进行封控,在统计的过程中提升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青年志愿者完成了社区三个核酸检测点的搭建工作以及后续对核酸检测点的维护,这充分提升了我的各项组织以及动手能力。而在第一次的核酸检测中我和同组的志愿者们,连续工作11个小时之后又清理了医疗废弃物并且对核酸检测点进行了消杀,脱下隔离服的时候都是汗水,真的很难想象那些检测人员穿着几个小时的隔离服的感受。而在后面的核酸检测中,随着物资人员等越来越充分,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起来。在疫情的尾声,我的20岁生日也悄悄的来至,让我感动的是社区的姐姐们,在我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她们的时候,他们给我和即将奔赴学校的袁帅同学准备了惊喜,虽然我人在老家但透过那屏幕都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爱。

20工程造价3班潘新宜:“我是医院职工家属,尽我所能,共抗疫情!”

朋友问我为什么会选择去当志愿者,没有回报,还很累,不能迟到无法早退,还顶着和许多传染病病人接触的风险。我也问过自己,可能是因为那些在疫情时间的感人故事打动了我。我相信医院他们一定有最好的防护,有最贴心的医生和护士,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疫情期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我把自己应该做的做实做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南医大二附院其中一小块地方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也为疫情做出自己的努力,因为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战胜疫情。我也很自豪能成为为疫情做贡献的一份子!

文:江蕾、李诗妍/图:学生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