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忆史,寓教于剧——马克思主义学院让思政课“活”起来

发布者:丁苏怡发布时间:2021-03-22浏览次数:546

“还我青岛,保卫主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声声热血沸腾的呐喊声从教室中传来。为了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一堂开端为学生自导自演情景剧的思政课拉开了帷幕。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王笑笑老师于3月19日下午,在应天校区举办的《党史情景剧》主题系列活动,也是一次现场公开课。副院长张露,陆洋、董迅石和林娟等老师现场观摩了此次公开课。

公开课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九章第一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往昔峥嵘、岁月如歌——中国梦的提出”;“立鸿鹄志、中华有梦——中国梦的内涵”;“练就真本领、追梦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三个方面展开。在讲授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梦、追梦、圆梦历程时,王笑笑老师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们自导自演党史情景剧《初心建党》的形式带领学生回到100年前,重温共产党人走过的峥嵘岁月,从他们探索救国之路付诸的实践中,窥见革命信仰形成和沉淀的过程。

结合小班化教学模式,王笑笑老师以91岁老人袁隆平的两个梦想和复旦女大学生苏比·艾合买提的当兵梦为切入点,在课程中开展了“说说你的梦想及缘由”“为实现你的梦想,你正在作何努力,说说你的计划?”“如何理解个人梦和国家梦的关系”等多种主题讨论,组织学生校园采访专业课教师和同学,谈如何理解中国梦等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充分开展信息化教学,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了扫码签到点名、问卷调查、随机选人,弹幕参与讨论、随堂练习等教学活动,推进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强了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整堂公开课内容紧凑,详略得当,注重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用情景剧的方式,把思政课“演”出来,把书本上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让革命历史人物的形象立体起来,引导大学生将青春追求、责任使命和理想信念与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地契合起来。公开课结束后,思政课教师进行了交流,张露副院长作了简要点评,对公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课堂效果以及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课堂互动给予了肯定,希望各教研部继续探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将继续推进情境教育、实践教学、小班研讨等方式,以理论深化为主、兴趣引导为辅,使党史学习教育无缝衔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通过学习党史让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文:王笑笑/图: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