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爱国情怀,追寻红色印迹——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金陵制造局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2-09浏览次数:857

金陵制造局,被誉为中华民族军事工业的摇篮,也是南京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厂,目前改建成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这里不但是南京地区的一个老军事工业基地,也是曾经的中国共产党工人运动的重要场所。如今,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认定为全国国防工业系统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还成为了南京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为丰盈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之情,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强国之志,深化青年大学生的报国之行。12月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教师及学生代表一行在副院长张露的带领下,赴金陵制造局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在金陵制造局大门前,杨斌老师进行了现场教学,他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了金陵制造局的前世今生,这里生产出的新式枪炮,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有的甚至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当时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虽经几度变迁但其所承载的富国强军、自强不息的希冀与精神一直没有改变。他指出,当代青年学生要始终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并以当下国家的蓬勃发展为例,强调要始终坚定“四个自信”。

在园内参观浏览的过程中,王笑笑老师将红色文化融入现场教学,指出金陵机器制造局不仅是南京地区的一个老军事工业基地,也是我党工人运动的重要场所,是中共南京地方组织革命斗争地。1926年12月,金陵机器局有了中国共产党员和党组织进行革命活动。在雨花台牺牲的中国共产党员孙津川烈士、梁永烈士生前曾在金陵机器局宣传革命真理,领导工人斗争。今天,我们重走红色革命道路,就是要青年学生不能忘却革命历史,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

“一枚钱币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己标注的数字,而是宣扬着民族的、尊严的、自由的价值。人类在历史长河折射的文明,也聚焦在这枚流通最广泛的钱币之上。”在永银钱币博物馆,周升普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红色货币的发展史和解放初期党在经济领域对敌斗争的历史,讲解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周老师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既要掌握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也要具备必要的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以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增强防范各种金融领域风险的本领。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金陵兵工展览馆,在晨光集团厂史专家宋建中的介绍下,大家了解了1948年底,留守工人们在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与警察局抗争,开展护厂运动的历史。

通过此次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走访实地、现场教学是一种鲜活的教育形式,提升了大家对爱国的理解和认知,更坚定了四个自信,未来,他们将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奋勇前行建功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贴近学情,以生为本,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用心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思政课堂!

(文:王笑笑、周升普/图:相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