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发展成就
【喜迎党代会】 学生工作创新发展五年回眸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12-14 浏览次数: 1086

五年来,学生工作处(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探索学生工作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做到常规工作求精细、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求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立德树人精神感召

1.聚焦大思政,多措并举让思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通过各类思政工作专题会和月度学工例会,引导全体学生工作者遵循爱与公正,认真研究、踏实工作,用言行去感染、影响学生。通过贯穿全年的“文明校园”系列活动,引导同学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大学生防传销、防校园贷、防网络诈骗安全知识讲座、艾滋病预防主题教育等活动,引导同学们诚实守信,共建健康中国;通过营造宿舍文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通过遴选参加境外交流,加强学生四个自信。

2.聚力大活动,协同推进激发新时代有为青年。抓住“迎新季、运动季、就业季、毕业季”等重要时间段,组织好开学典礼、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办学系统运动会、校本运动会、毕业典礼、各类大型报告讲座等大型活动,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心路携手与爱同行”仙林大学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手语操大赛(23所高校,2000多名学生参加)等大型活动,不仅让学生从中感受温情与友善、追寻幸福和梦想,也提升了我校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其中,手语操大赛中,我校参赛节目获得一等奖,被江苏教育台报道。

二、学风建设,立体攻坚

1.全员参与,以协同思路推进学风建设。(1)学风督查:由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学工处、纪委办、人事处、教务处、质量办和各学院共同组成的学风督查工作组,开展学风督查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2)开展学风调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3)早锻炼及晚自习:各学院全都开展了新生早锻炼和晚自习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生活习惯。(4)加强学生自主教育与监督、自主管理与服务,新成立的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对促进优良学风起到辅助作用。(5)开展冬季阳光长跑,营造积极向上氛围。(6)以“优良学风关键是在教师和学生”为题的校园辩论赛,在理性思辩中引导价值追求。


2.倡树典型,用榜样力量点亮心灯。5年来,坚持 “学生主体”先进典型不胜枚举,我校获省级三好学生43人,优秀学生干部70人,先进班集体47个;表彰校级三好学生779人,优秀学生干部515人;表彰学校奖学金4798人次,共计金额405.15万元;表彰新生奖学金获得者245人,共计金额77.85万元;表彰文明标兵188人,文明班级59个,文明宿舍194个;表彰优秀毕业生834人。2人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1人先进事迹入选江苏省国家奖学金风采录。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第三届、第四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有3人获二等奖、23人获三等奖、113人获优秀奖;参加江苏省第五届、第六届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竞赛,有3人获二等奖,19人获三等奖,81人获得优秀奖。

2016年,在全校范围组织“我身边的好老师”评选,共评选出身边好老师10名,提名奖13名,并通过多渠道宣传,用先进事迹感化学生。

三、四大工程,务求实效

1. “阳光助学工程”:资助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学生资助服务科精准资助、育心育人,不断提升资助育人实效。建立完备的“奖、助、贷、勤、补、减”六位一体工作体系,累计为32528人次发放各类资金7960余万,实现了“不让一个贫困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努力践行全方位、全过程资助,提高学生的励志、责任、诚信意识,更好地发挥资助育人功能,扩大资助后续效应,真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生活上扶助、精神上扶志、实践中扶智”。

获得的主要成果:

16人获得国家奖学金,4154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1人入选“江苏励志成才之星”

1人获评全省百名优秀学生资助工作者典型

1人获评“江苏最美资助人”(全省10个)

微电影《大学之美•你我共筑》获江苏省“他们——我身边的资助”微电影大赛二等奖。

2. “暖心关怀工程”:心理健康教育迈出新步伐

常规工作见温情。建立四级心理健康机制,制定了心理咨询值班常规、预约咨询常规、咨询登记常规、心理咨询师工作守则,尝试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等。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3.20心理健康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主题活动。如举办“心光闪闪•青春校园”海报设计大赛,心理辩论赛、广场宣传活动、专家讲座、心理委员、兼职心理咨询师培训督导等活动。4月开展素质拓展;10月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月,举办“不负大学、不负青春”新生适应讲座;11-12月回访月,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仙林大学城的手语操比赛、情景剧比赛等。

我校1名老师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3. “就创业促进工程”:就业创业取得新发展

(1)强化服务意识。学校实行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发挥办学系统联动优势,依托“助飞梦想 • 职通未来”就(创)业指导系列活动、“梦想扬帆职场起航”毕业生就(创)业服务百日行开展就业创业各类系列活动、校友工作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全程化的就创业服务。毕业生就业率年均稳定在96%以上。五年来,获得江苏省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

(2)注重创新研究。五年来,获得省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93项,获得资助60.6万元,校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38项,获得资助19万元。发表就业论文53篇,撰写教材1本,主持各类科研项目5个,76名工作人员参加省招就中心组织的各类就创业师资培训; 2位老师分别获“江苏省第三、四届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

南京市青年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学校挂牌并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获10万建设经费;我校创业园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并获得了11万元的建设经费。

4.实施“能力提升工程”,辅导员队伍呈现新活力

(1) 以培训(沙龙)促发展。通过自办培训、外请专家,或者把辅导员送出去参培,构建多层次的学工队伍培训平台,鼓励辅导员提升职业技能。五年来有700余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2)以活动(项目)促发展。为提高辅导员能力,我校积极搭建和借用辅导员评优平台,激励辅导员找出差距,提高职业能力。2016年1月,在我校办学系统开展“优秀学生工作者”评选,评选并表彰了33名先进典型;2016年开展了“我身边的好老师”评选系列活动。刘文静和江蕾两位辅导员被评为十佳好老师;2017年进行学生工作案例征集活动,评选出获奖案例38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1篇,优秀奖18篇;连续3年开展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2018年度,举办全校规模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全体辅导员都参加。选拔推荐吴轲威老师参加江苏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喜获片区一等奖,省赛二等奖的好成绩,是我校此项工作的重大突破。

回眸过往,奋进成长;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全体学工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为学校改革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建成高水平开放大学不懈奋斗!